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首批四川省骨干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先进单位,新时代四川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四川省模范职工小家。
学院底蕴深厚、文脉绵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可追溯至1977年恢复设置政治课。学院前身是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后设立的马列思政学科部,2002年11月更名为社会科学学院,2005年1月社会科学学院与法学院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法学院。2009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独立设置了直属学校领导、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任务的二级机构——政治学院。2015年10月,政治学院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教育教学工作办公室、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继续教育办公室等管理服务机构。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和思政实践教学中心、思政影视教育中心、图书资料室等教辅机构。同时,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立了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馆、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等在内的教学实践基地20余个。
学院实施“师道提升、师途帮扶、师能助推、师楷塑造、师绩展示”教师成长计划,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政治过硬、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115人。近年来,学院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教授19人、副教授24人,博士35人,硕士生导师4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天府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学院现有校内兼职教师63人。此外还聘请了一批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特聘教授,进一步充实了学院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4个二级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学校列为重点建设学科、博士点培育学科;2018年,获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MPA)。
学院承担了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致力于构建具有国防底色、科技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以“四个融合”和“五优工程”为抓手,按照“八个相统一”思政课建设要求,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形成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教学科研新生态。近年来,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2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位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1位教师获评“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位教师获评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在教育部前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1人获特等奖、6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5人次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1人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2人入选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入选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1人入选四川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提名,5人担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获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支持,“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实践基地”获首批“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基地”,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共建团队,1个团队获批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团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次、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
学院发挥学校“区域与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和“四维共建”优势,构建了理工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提高”的共建联建新机制,先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绵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协同共建学院学科,作为共建牵头单位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绵阳城市学院、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三所民办高校结对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四川党风廉政建设与治理研究中心”“国际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分中心”“四川王右木研究中心”“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网络应急管理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中心”“政治学研究院”“地方干部培训中心”等学科平台和社会服务机构,与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共建“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
近年来,学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邀请名家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等有效举措,不断加强学术交流,紧跟学术前沿,提升学术影响力。先后主办、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0余场,创办“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4项、其它国家级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立项经费1600余万元。先后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160余篇,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40余部。获省市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50余项,其中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3项。决策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领导正面批示、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10余项等。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秉承“办好一个专业、建强一个学科、讲好一门课程、筑牢一个堡垒、成就一番事业”的办学理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精品成果产出“重镇”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先锋”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至2025年5月)